他們憑什麼擊敗最難醫治的惡性腫瘤 創造臺灣奇蹟?

他們憑什麼擊敗最難醫治的惡性腫瘤 創造臺灣奇蹟?

北榮BNCT團隊合作無間。圖爲口腔齶面外科主任羅文良(左起)、神經外科醫師林俊甫、專科護理師趙芷麟、放射治療科醫師陳一瑋、核子醫學部醫師林可瀚、兒童神經外科醫師李宜燕。(圖/遠見提供)

血淋淋的歷史傷口! 政府說他畏罪尋短 真相卻是…|陳文成命案

臺灣的BNCT治療成果,深獲世界肯定,除了幾位明星級的人物,更要仰賴一羣專家團隊的合作無間,才得以促成。《遠見》直擊醫療第一線,看見他們陪伴癌末病患與死神拔河的心路歷程。

臺灣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成果躍上國際舞臺,絕非僅靠幾位明星人物,還有一羣隱身幕後的團隊。每次治療,都要動用數十位專家的力量。他們治癒很多癌末患者,幫臺灣締造了醫療的奇蹟。

由於目前只有臺北榮總從事BNCT緊急醫療,且僅適用於腦瘤及復發頭頸癌病人,所有評估與治療壓力,都在北榮團隊身上。

經過層層評估,才能住進治療基地

重生 醫 妃 元 卿 凌 繁體 完結 篇

第一關,必須先排隊做正子攝影,核子醫學部醫師林可瀚是第一個成爲放射治療科醫師陳一瑋的合作伙伴。病人適不適合接受治療,他就是審判長。

首先,要確認病患的癌細胞能不能吸收含硼藥物,藥師得製作特殊顯影劑判別。核醫部因此陸續派人到日本學習,最後在藥物標上「同位素」,以辨別腫瘤是否攝取氨基酸,這是癌細胞喜歡吃的有機化合物。

病人必須做一般正子攝影及上述的特殊攝影,林可瀚才能比對寫報告,這也是他的壓力所在。「我經手300多個檢查中,有100多人不適用,癌細胞不攝取含硼藥物,中子照射就不會有效,」他深知會找上北榮的都是癌末病患,遇到這種情況特別難受。

北京卖重汽统帅4米2宽体2米3内径厢车的

陳一瑋常遇到家屬一聽完報告,直接跪地痛哭,懇求他救救親人,「這對他們打擊太大,非常殘忍,但我不得不說真話。」

有些病患是來自北榮專科醫師的門診。2010年,神經外科醫師林俊甫到日本研習,獲知日本BNCT的治療成果,所以,當病人開刀、做完化療,依然復發時,就將病人轉給陳一瑋。林俊甫坦言,「BNCT提供病人最後一次的搶救機會。」

以治療頭頸癌爲主的口腔齶面外科主任羅文良,也會將病人轉給陳一瑋。當評估可治療時,陳一瑋會跟病人及家屬詳細解說BNCT,隨即幫忙寫緊急醫療申請報告,經北榮的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及衛福部審查通過後,病人才能治療。

此時,病人會住進全臺唯一BNCT治療基地:北榮中正樓92病房,海內外病患都由兒童神經外科醫師李宜燕及專科護理師趙芷麟照顧。李宜燕是少數專供兒童與成人腦瘤藥物治療、內科治療的神經腫瘤醫師。

台湾小米进军台湾笔电市场 推首款二合一笔电Book S 12.4″

當病患、家屬焦慮等候審查時,也是李宜燕最煎熬的時刻。癌末患者病情起伏不定,她得在審查的一、兩個月內,不讓病情惡化,撐到能做BNCT。每當接到急診室電話,告知病人四肢無力或昏迷時,她心如刀割,「迫切希望審查可以再快一點,搶救更多病人。」

怕沒人陪,何不打造新家人關係?比家多一點的老後居所,讓80歲阿公阿嬤回春

迫不得已時,林俊甫會幫病人先拿部分腫瘤,減低腦壓,以爭取時間。就有一位病患腦瘤不斷長大,導致昏睡不醒,無法拖到審查通過,在先生同意下,即時手術,才得以到清大治療。

(圖/遠見提供)

清大用大數據分析,快速提出治療計劃

當病人住進北榮後,扮演「疏洪道」角色的神經放射線科主任張豐基隨即加入服務。由於病人都已做過非常多治療,多少對組織造成傷害,但影像中,治療後的細胞壞死與腫瘤復發,二者相像到難以分辨,如判斷錯誤,接受硼中子治療,恐會雪上加霜,「我們就像煞車皮,透過經驗抓到腫瘤定位,達到精準治療的目標,」善用比喻的張豐基說。

尤其是頭頸癌患者,壞死組織會包住血管,腫瘤也是肉,兩塊肉黏在一起,合而爲一,會殺死腫瘤的治療方式,也會傷到血管,引發爆裂而大量出血。張豐基團隊就像水電工,先在病人血管裡置入血管,跟裝假牙一樣終身使用,避免血管漏血,將懸崖邊的病患拉回來,這就是介入性放射科醫師的重任。

女足惨败告别世界杯,王霜哽咽自责提出学日本,水庆霞称正视差距

等病人通過治療前的準備評估後,醫療重任就落在陳一瑋與清大團隊身上了。

治療前一星期,北榮會將正子攝影、電腦斷層影像資料,傳輸給清大原科中心一等核能師裴晉哲的團隊,他們運用自行研發的軟體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快速提出兩套治療計劃。

病人到清大治療前一天,信東會將藥劑送至北榮的冷藏藥庫。當天一早,陳一瑋、住院總醫師、物理師、專科護理師,會陪同病患與家屬到清大原子爐的BNCT中心,信東也會派專員到現場協助。

如果當天是兩個病患。8點半,陳一瑋團隊就會與清大核工所退休教授、BNCT中心研發顧問周鳳英、原科中心一等核能師劉鴻鳴、裴晉哲開會討論,選出對病人最佳的治療計劃。

會議進行時,頂樓原子爐操控室兩位值班運轉員早準備就緒,而由周鳳英所主持的實驗室助理也校正完儀器,當病人注射含硼藥物點滴前,會先抽血化驗,再於打藥後一小時、二小時各抽血化驗一次,以確定血液含硼濃度,才能定出準確的有效劑量照射時間。

「這很重要,從輻射生物的觀點,瞭解病人照射的劑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才能達到有效治療且沒有傷害,」裴晉哲說。

热身-末节崩盘遭逆转!中国女篮52-58法国 李梦4分

同時,劉鴻鳴與北榮物理師會幫病患模擬定位照射角度。幾個月前,清大核工所特聘教授、BNCT中心主任李敏,請研究員開發出一套VR系統,更精準鎖定腫瘤照射部位,縮短模擬定位時間。

幾杯咖啡算太多? 如何知道自己的咖啡因攝取極限?

起源:天谴

病人進入中子照射室,擺好位置後,厚達70公分、用高密度混凝土製成的門隨即關閉,裴晉哲負責下達開始執行照射與停止的指令。陳一瑋與家屬則透過螢幕,觀看照射室的情形。

深改19条重磅利好全面袭来,北交所估值水平、流动性有望持续提升

(圖/遠見提供)

媒体业整并潮再起 亚马逊传相中米高梅

提出專業建議,追蹤檢查杜絕復發

《遠見》於2021年12月24日現場觀摩時,清晰可見病患的一舉一動。當病患注射點滴的手不自主移動時,家屬透過麥克風不斷安撫:媽咪,不要亂動,很快就照射結束了。

《国际产业》义大利电信分拆固网业务 达成初步协议

清大爲緩和病患情緒,會播放療愈音樂,如是小朋友會在天花板播放卡通,影片播完前治療就結束了。

有位西班牙婦女於2020年元月進行第一次治療後,3.51公分的腦瘤縮爲1.06公分,效果顯著,特地選2月14日情人節來臺照射第二次,清大不僅播放她最愛的音樂,還協助先生送太太一束玫瑰花,慶祝新生。

华为 Care+ 服务上线,支持 Mate 60 系列,屏幕破碎后免费更换

「夫妻之愛、手足之情、母子之愛,很多溫馨故事,說都說不完,」從第一例治療就參與至今的劉鴻鳴回憶說,有個先生一輩子不曾跟太太說我愛妳,治療後便深情對妻子說,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遇見妳,讓現場所有人感動不已。

就在清大BNCT中心狹小空間裡,擠滿十幾位人員,「他們真的是人間菩薩,這是家人被救治的最後希望,只要有任何一點機會,我們都不會放棄,」一位臺灣病患的家屬說。

MVP!王哲林砍23+7统治末节2记助攻三分杀死比赛

從頭到尾不會超過三小時,照射時間約20幾分鐘,然後病人可回北榮病房,如無大礙,就能出院了,再回診進行追蹤。此時,工作又回到張豐基身上,放射科會提供治療前後的核磁共振影像報告給主治醫師。

开学季 笔电新机大礼包登场

沒有人比張豐基感觸更深刻的了。他說,放射科就像在幫淡水河找很多出海口一樣,癌症患者有很多管道可治療,如手術、標靶化療、免疫治療、BNCT治療,都看得到成果,「就屬BNCT最明顯,尤其是局部性腫瘤,肉眼可見的顯著效果,」他興奮到立即分享治療前後的照片爲證。

美和科大、屏东胜利商圈 策略联盟

最後,林俊甫、羅文良會根據不同病情,建議病人繼續做哪些輔助治療,並於每三個月追蹤檢查。

NBA/歐尼爾減肥成功大秀上半身肌肉 網:生涯第2次巔峰

由於李宜燕是照顧病人的專責醫師,她常看到人性最溫情的一面。有一對夫妻鶼鰈情深,先生陪伴並給予妻子鼓勵,但春節前夕,腦瘤嚴重複發,傳統手術根本拿不乾淨。經BNCT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從臥牀到慢慢可以走路,後來先生還帶她參加馬拉松活動,在一旁陪着參賽者走路,甚至還去媽祖遶境。

踏星 隨散飄風

陳一瑋的診間也常出現這種場景,當病患被治癒後,家屬淚流滿面,感謝救命之恩。沒有比這一刻,更能激勵團隊繼續走下去的動力了!

12年來,臺灣已進行235例的BNCT治療(表1),不管是北榮或清大團隊,已非工作關係,更多的是長期抗戰的夥伴情誼。「這不是正式組織,沒有編制,大家都義務幫忙,基於共同理念形成,」陳一瑋語帶感恩,每個人都是一顆螺絲釘,沒有大家無怨無悔支持,臺灣BNCT不會有今天的成果,得到國際認證。「他們是全球最棒的團隊!」

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的醫師柯淞傑,也盛讚北榮團隊的專業,曾想送他們的物理師到臺灣讀書拿學位,也常建議病人到臺灣醫治,並多次到清大觀摩治療,甚至有一回沒有告知,人就到了北榮。當天一早,陳一瑋搭救護車要去清大時,才發現他就在車旁等候。

周鸿祎:依托国家级安全能力构建首个“原生安全”大模型

新加坡醫師的肯定,來自臺灣顯著的治療成果。據統計,經北榮治療後,腫瘤完全消失不見的爲17%、明顯縮小三成以上的有43%、病情穩定的有28%(表2),這也正是國內外病患不斷向北榮求助的原因。

BNCT若列第一線治療,對病患幫助更大

霭华押业信贷(01319.HK)将于10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2010至2016的七年間,才只有40個臨牀試驗案例。林可瀚說,但這五年來,大家將非常冷門的BNCT緊急醫療,變成國人可接受、甚至外國都主動求助的治療。「我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成果。」以前一個月僅一、二人做特殊正子攝影,現增至20幾個,排檢根本擠不進去,至少要等一個月。

連擁有豐沛日本醫界人脈的羅文良都說,我雖然是外科醫師,卻非常希望臺灣能將BNCT當成第一線治療,癌症患者如能先通過此治療,就不會像其他療法,宛如炸彈炸過的場面,對周邊組織造成影響,手術的效果不大,軟組織癒合也不好。

羅文良進一步指出,先做BNCT,只會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體積,周邊組織都是健康的,再來手術處理,傷口不大,較容易癒合。但現在僅是緊急醫療,得等到病人復發或無藥可醫時才能申請,非常遺憾。

又一款旗舰级5.3Gbps无线路由器上市啦

每位默默付出的人,都是讓臺灣BNCT名揚國際的主角,他們在2022年虎年春節的兩大願望,就是BNCT能成爲常規治療,以及有更多人研發含硼藥物,適用於不同的癌症,救助更多人。

陳一瑋對北榮與清大團隊,豎起大拇指。永不放棄的他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

本文作者:彭杏珠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月號428期》)

23款雷克萨斯LX600降价50万清仓

披着上帝的球衣打球 藍小石

佛山火车站将于原址附近新建高铁站 预计2025年年底完工

成为废物主人公的夫人

《遠見雜誌2月號428期》

打击夜间排污 夜枭专案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