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今(28日)早於「中共權力變遷及治理趨勢」國際研討會致詞。(林勁傑攝)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今早於國際研討會向對岸喊話稱,希望透過有序健康交流,增進雙方理解。幾天後,兩岸開放交流將屆滿35年,雙方應在此基礎上,抱持「以民爲本」理念,正常交往、增進理解,務實處理人民往來權益問題、保障人民福祉。臺灣已經逐步放寬交流限制,期盼中國大陸能順應國際趨勢、逐步調整管制,讓兩岸恢復健康有序交流,創造良性互動空間。
邱太三在「中共權力變遷及治理趨勢」國際研討會開幕致詞表示,全球共同面臨中國大陸崛起的發展路線問題。中共二十大一如預期地宣告習近平黨政軍領導職務的延任與權威,並確立大陸未來的發展方向。對岸「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綜合實力增長,但如同二十大報告所揭露,已出現諸多矛盾難題與瓶頸困局;其所謂強國發展路線,欠缺嘗試建立相互制衡的民主治理、有效降低決策缺失及管理不良的風險,從而使發展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及衍生區域的變動不安。「北京戰略意圖足以影響全球局勢,在新的權力格局下,我們更關切其政策路線是否符合人民民主、自由經濟發展、國際規則秩序,及承擔起世界和平責任與利益共享的承諾。」
邱太三說,臺海情勢的穩定攸關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近年來北京當局面對區域情勢變化及其所謂「歷史任務」,持續加大對臺武力恫嚇及政經施壓;今年8月中共發動違反國際法、企圖侵犯我主權安全的針對性軍演,更讓全球關注且意識到中共危害區域繁榮與安全的擴張意圖。2300萬臺灣人民早已堅拒中共固執己見的「一中原則」與「一國兩制」;而堅持的「兩岸互不隸屬」,反映的是臺海73年來的客觀事實與現狀。
邱太三最後提出,兩岸應共同尋求和平共處之道。 期待對岸跳脫過去陳舊的政治框架,展現改善兩岸關係的開放態度。在此提出兩點呼籲:首先,干戈載戢、維護和平穩定。和平的關鍵在於改變以武力處理問題的思維。北京應打消加深雙方鴻溝、升高區域緊張的軍事威嚇;兵戎相見絕非兩岸選項、更非人民之福。呼籲不設前提的建設性對話處理分歧,承擔起維護臺海和平的共同責任。
第二,希望透過有序健康交流,增進雙方理解。幾天後,兩岸開放交流將屆滿35年,雙方應在此基礎上,抱持「以民爲本」理念,正常交往、增進理解,務實處理人民往來權益問題、保障人民福祉。臺灣已經逐步放寬交流限制,期盼中國大陸能順應國際趨勢、逐步調整管制,讓兩岸恢復健康有序交流,創造良性互動空間。